货号 | F20190001895 |
EINECS编号 | 22 |
品牌 | 南试牌 |
用途 | 药用辅料 |
英文名称 |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hydrous |
包装规格 | 500g/瓶,25kg/桶 |
CAS编号 | 7558-80-7 |
别名 | 磷酸二氢钠(无水); 磷酸二氢钠,无水; 磷酸一钠 |
分子式 | NaH2PO4 |
级别 | 医药级 |
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186 5223 5996
中文名称 | 磷酸二氢钠 |
---|---|
英文名称 |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|
中文别名 | 磷酸一钠;一盐基磷酸钠 |
英文别名 | Monobasic Sodium Phosphate |
化学名称 | 磷酸二氢钠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|
CAS号 | 7558-80-7;10049-21-5;13472-35-0 |
UNII(*标识码) | 暂无权限 |
分 子 式 | NaH2PO4 |
分 子 量 | 119.98 |
分 类 | 缓冲剂;螯合剂 |
用 途 |
磷酸二氢钠作为缓冲剂和螯合剂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领域。在上,磷酸二氢钠可作为缓和的,并可用于低磷酸盐血症的。 磷酸二氢钠也可用于食品中;例如,在发酵粉里,它可作为干酸化剂和螯合剂。[1] [1] R.C.罗,P.J.舍斯基,P.J.韦勒.药用辅料手册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5. |
给药途径 |
用于口服;耳用;眼用;鼻腔;注射 [2] [1] FDA. Inactive Ingredient Search for Approved Drug Products[EB/OL].(2010-10-22)[2010-12-23]. |
储存条件 |
虽然磷酸二氢钠轻微吸潮,但化学稳定。当加热至100℃,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失去所有结晶水。进一步加热,在205℃熔化并分解生成焦磷酸氢钠(Na2H2P2O7)。加热至250℃时,剩余最终产物是偏磷酸钠(NaPO3). 磷酸二氢钠的水溶液很稳定,可以热压灭菌。 应贮存于气密容器,置于阴凉、干燥处。[1] [1] R.C.罗,P.J.舍斯基,P.J.韦勒.药用辅料手册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5. |
安 全 性 |
磷酸二氢钠广泛应用于注射用、口服和外用制剂的辅料。 磷酸盐广泛存在于体内并参与许多生理过程,因而它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阴离子。大多数食物都包含相当量的磷酸盐,除了特定疾病或全营养输液的患者外,低磷酸盐血症很少见。通常每天口服100mmol以下的磷酸盐 摄取的磷酸盐大约有2/3由胃肠道吸收,实质上,几乎所有的磷酸盐都通过尿排泄,剩余的通过粪便排泄。 磷酸盐摄取过多(特别是通过、直肠给药,或者对于的患者),可能引起高磷酸血症,导致症或其他严重的电解质失调。虽然磷酸盐通过口服或直肠给药可作为缓和的盐类(将2~4g的磷酸二氢钠溶于水中即可作为),其客服不良反应很少。磷酸二氢钠作为口服制剂的辅料,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的紊乱,包括、呕吐等。但磷酸二氢钠作为药物制剂的辅料用量时,一般没有不良反应。 LD50(大鼠,IM):0.25g/kg LD50(大鼠,口服):8.29g/kg[1] 口服*用量30.97mg;耳用*用量0.12%;眼用*用量0,78%;鼻腔用*用量190mcg;注射用*用量0.71% [2] [1] R.C.罗,P.J.舍斯基,P.J.韦勒.药用辅料手册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5. [2] FDA. Inactive Ingredient Search for Approved Drug Products[EB/OL].(2010-10-22)[2010-12-23]. |
禁 忌 |
磷酸二氢钠是酸性盐,因而不能与碱性物质和碳酸盐配伍应用;磷酸二氢钠的水溶液呈酸性,能使碳酸盐泡腾。 磷酸二氢钠不能与铝、钙或镁盐并用,因为这些盐能与磷酸盐结合,影响胃肠道的吸收。钙离子与磷酸盐混合注射使用时,会形成不溶性磷酸钙沉淀。[1] [1] R.C.罗,P.J.舍斯基,P.J.韦勒.药用辅料手册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5. |
来源与制备 |
把磷酸加到热而浓的磷酸氢二钠溶液中,直至这种液体不能与氯化钡形成沉淀而止。再把溶液浓缩,磷酸二氢钠可以从溶液中结晶析出。[1] [1] R.C.罗,P.J.舍斯基,P.J.韦勒.药用辅料手册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5. |
管理情况 |
已列入GRAS。在欧洲允许用作为食品添加剂。已收载于FDA《非活性组分指南》(用于注射剂、输液剂、鼻用、眼用、口服、外用和用的制剂)。英国允许用于注射的和非注射给药途径制剂。[1] [1] R.C.罗,P.J.舍斯基,P.J.韦勒.药用辅料手册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5 |